神经酸的研究历史
神经酸作为一种低不饱和度的高碳数脂肪酸,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被发现。1925年 Klenk教授首次从牛和人脑的脑甙中分离出熔点为41℃的不饱和脂肪酸,推得其分子式为CxH02。1926年日本学者 Tsujimoto和 Mitsumaru从鲨鱼油中提取出神经酸,并首次确认为顺式结构,为此,又称为鲨油酸,它特别富含于鱼脑中,因鲨鱼属稀有和保护动物,为此人们提出化学合成神经酸。1930年美国学者J.B.Hle,W.H, Lycan及Roger Adams首次提出化学合成神经酸,以9-二十二烯醇与丙酸酯为原料合成。1953年D.G. Bounds,R.P,Linstead及B.C.L. Weedon以油酸与辛二酸脂为原料合成神经酸,但化学合成得率低,副产物多。以后有人转向生物化学合成,以酶为催化剂,使较低碳数的n-9系不饱和酸转化而成,但亦因工艺路线长,得率低而失败。所以,目前神经酸价格很贵,纯度在98%的神经酸其价格达每公斤10万美元以上。浙江大学决定还是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经层层筛选,终于从特种油脂中成功提取。
脑健康必需品一一神经酸
1972英国学者A.J. Sinclair提出大脑神经系统由白质与灰质组成,二十二碳六烯酸即常说的DHA和二十碳四烯酸为灰质类的典型脂肪酸,神经酸为白质类的典型脂肪酸。而人类的衰老往往从脑的衰老开始,大脑的衰老也往往是从白质缺少引起的。所以,老年人摄入神经酸后,大脑白质得到及时补充,神经元细胞得到足够的营养后,便推迟了自身的衰老,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1979年印度学者Rao.P. Srinivasa在调查强迫性营养不良而引起老鼠大脑的影响中提到,将缺少蛋白质的食品喂给断奶后的小鼠,发现引起神经髓质损伤。神经酸是髓质的标志脂肪酸,出生50天的营养不良小鼠中的神经酸含量低于营养正常的小鼠。
1983年印度学者Rao.P. Srinivasa和Soma研究两名儿童死于恶性营养不良,一名少年死于慢性饥饿,根据DNA水平判断,细胞的大概数目和普通儿童差不多,然而细胞体积比普通儿童的细胞体积要小,大脑中脂类物质的总量亦降低。脂肪酸的分析显示,长链脂肪酸含量普遍降低,他们对脑中脑苷脂和神经鞘磷脂中脂肪酸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大脑和小脑的脑苷脂和神经鞘磷脂中的神经酸和二十四碳烷酸的相对含量相当的低。这说明人体因摄人量不足,导致神经酸过低引起脑部衰竭致死。
1986年法国科学家 Bourre, Jean Leterier等人通过研究两种变异老鼠的大脑,测定脑苷脂、脑硫脂、神经鞘磷脂中的脂肪酸,指出神经酸等缺少是引起变异的重要原因。
1993年法国科学家 Babin.F等人对28名31.5周怀孕期的早产婴儿研究表明:神经酸是红细胞鞘磷脂的标志,它可由油酸增链而成,它是成人和婴儿脂质成分中主要脂肪酸之一。早产婴儿红细胞鞘磷脂中神经酸含量反映了大脑鞘磷脂中神经酸的含量,也就是反映了大脑的发育程度。研究小组在征得了婴儿父母的同意后,研究协议得到了地区医护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取得的要儿血样在每分钟2000次下离心10分钟,并用1毫摩尔的EDTA在离心条件下洗涤,用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萃取红细胞中脂类物质,将萃取物在氮气流下吹干用少量的氯仿一甲醇溶液溶解残留物,进行硅胶薄层色谱分析,以氯仿:甲醇:水为65:25:10比例展开剂,用0.2%的2,7-二氯荧光素乙醇溶液喷酒,磷脂片段在250m下可见,鞘磷脂通过与标准物比较定性,将含鞘确脂的硅胶层刮下,加入游离的21碳烷酸,作为内标,脂肪酸以硫酸为催化剂与甲醇混合,加热回流酯化,将生成的甲酯,用正已烷萃取,并用气相色谐分析,用长毛细管柱分离,氢焰离子化监测器检测,积分仪求出峰面积、内标法定量,计算出神经酸的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早产婜儿鞘磷脂中神经酸含量普遍低于足月产婴儿神经酸的含量,同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酸含量在增加,对于足月出生的要儿的大脑发育在出生后2个月间,大脑脑苷脂中神经酸大约已增长10%,脑硫脂中神经酸含量大约有15%的增长。红细胞的鞘磷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酸水平在妊娠期满前6周到第4年都有自发的增长,脑苷脂中脂肪酸中神经酸含量最高可达43%。同时表明,婴儿血浆中油酸水平降至大约25%,可能是生成神经酸的缘故,因此,孕妇、婴幼儿要适当摄人神经酸。
1989年Coupland,Keih和 Langley, Nigel,Alan在研究肾上腺白细胞营养不良导致脱畿鞘病时发现:脱髓鞘病人在神经酸供应方面存在障碍,用富含长链单烯酸的油脂进行食物治疗可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为此他们指出神经酸对治疗此类疾病有效。
外国科学家亦对神经酸的其他功能进行了研究。
1953年加拿大学者K.K. Carroll在研究芥酸Cn:治疗肾上腺胆甾酸引起的疾病时发现只有神经酸与芥酸同样有效。
1988年,德国学者 Elias, Peter..M证实神经酸对于治疗某些皮肤病有特效,并取得了专利。
1988年,西班牙学者 Marling.M等人提出神经酸对视网膜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溶剂萃取、渗析和薄层色谱法从人体视网膜核酸中得到的神经节苷之中神经酸含量较高。